瑪竇福音詮釋-編者的話 by 胡國楨 ?>

瑪竇福音詮釋-編者的話 by 胡國楨

三部對觀福音各自的特色

「新約正典綱目」共有廿七卷作品,其中前四卷稱為「福音」,是直接以耶穌宣講事蹟編輯而成,為述說耶穌宣講「天主國」(或稱「天國」)的理念。如何從四部福音書中體悟耶穌所啟示的「天主國」的理念呢?

傳統上,四部福音分做兩大類:「對觀福音」及《若望福音》。「對觀福音」比較讓讀者看到「耶穌的人性面」,《若望福音》卻讓讀者體悟耶穌像是「邁步於人世間的天主」。

「對觀福音」是《瑪竇福音》、《馬爾谷福音》、《路加福音》三部福音書的統稱。如此,會讓人有一個印象,以為把這三部福音書截長補短,對照起來看就好了,這是以往一些讀聖經、給福音書做詮釋的人的心態。但如今聖經學術研究的結果,讓我們知道這三部福音書其實並不可以單純地對照看就好,每部福音都像《若望福音》一樣,有它獨特的編輯理念及神學觀點。若要整體理解天主所願透過四部福音書作品,給我們對耶穌生命意義的綜合啟示,我們必須先單獨掌握每一部福音作者藉他編輯出的作品所透顯的訊息,再做綜合。

這也是梵二之後,編訂「主日彌撒讀經」的基本原則。不再像以往一樣,將四部福音不同的故事單元混合編排,而是每部福音自成一個大單元,從頭到尾,順著每位聖史的思路連貫進行:甲年常年期讀整部《瑪竇福音》,乙年常年期讀整部《馬爾谷福音》,丙年常年期讀整部《路加福音》;《若望福音》則每年整部讀一次。這是希望信友們能有機會整體性地體悟個別聖史每位是如何體悟:基督以自己的生命來詮釋「天主的國臨近了」的情境。只有當我們真正分別體會到瑪竇聖史、馬爾谷聖史、路加聖史、若望聖史,每位是如何描述耶穌所宣講的天國時,我們才能夠把它們綜合成我們自己深入的體悟。

我們一直強調:讀聖經應有從宏觀到微觀的心態,亦即「先見林,後見樹」。現在我以四福音來做個簡單說明:

「新約」是整部《聖經》(含新舊約全集)這個大森林裏的一個次大森林;而「四部福音」是「新約」這個次大森林裏的一片中型森林;「每部福音」又是「四部福音」中型森林裏的一片小森林;最後,每部福音裏的各個文學單元則是這部福音小森林中的一棵樹。樹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枝葉茂密、有枝葉稀疏,但都屬於同一小森林,有著同樣的生長環境,分享著同樣的水源、養料和特定的空氣成分。

《聖經》這片大森林所要彰顯的,是「天主的愛」;「新約」次大森林所描繪的,是「耶穌門徒建設起來的教會如何活出、並詮釋出天主的愛」;「四部福音」中型森林裏「每部福音」小森林,都在以耶穌生平事蹟的故事述說天主愛的國度:「天主的國」。所以,讀任何一部福音,都在體會「天主的愛」,是在體會「耶穌門徒建設起來的教會如何活出天主的愛」的角度下,看看耶穌生平事蹟怎樣表達出「天主的國」。這是從宏觀幅度讀出的天主啟示訊息,每棵樹都透顯出這一訊息。

每位聖史如何以自己的神學見解、思路架構,將他收集到的傳承史料,編輯成現有的那一部福音作品,這就是這部福音特有的「水源、養料和空氣成分」,形成與其他三部福音不同的「生長環境」。因此,這部福音裏的每個單元故事,也就是這片小森林中的每一棵樹,外表雖然不同,卻有著共同的特色。這是因為這位聖史賦予這部福音小森林的特殊生長環境,其中的每棵樹都分享著同樣的水源、養料和特定的空氣成分。

因此,請讀者在採用本套聖經詮釋,開始研讀每部福音書之前,務必好好細讀詮釋者給該部福音所寫的〈導言〉。在導言中,找到這部福音的一些特色,根據這些特色灌注到這部福音每個單元場景中,如此,就可掌握到這位聖史對耶穌宣講的天主國的領悟精華所在。《若望福音》的特色,一般講得比較多,現在我只就三部對觀福音各自的特色簡述如下:

瑪竇聖史編寫《瑪竇福音》的目的,是想為教會領袖提供一本「教理課本」,以協助他們宣講、教導和領導禮儀,所以《瑪竇福音》比較強調個人的靈修生活。路加聖史編寫《路加福音》及《宗徒大事錄》這套作品,則是希望以一位有信仰的歷史學家的身分,為讀者說明天主選民團體救恩發展史的歷程,所以《路加福音》的社會學幅度比較強。路加把整個救恩史分為「預許時期」(整個舊約時代,包括若翰洗者的宣講,直到耶穌說依撒意亞先知的預言「今天應驗了」[路四21]才結束)、「耶穌時期」(《路加福音》)、「教會時期」(《宗徒大事錄》)三階段。「耶穌時期」的重點,在耶穌基督把世界從撒殫的爪牙下贖回,所以整個人類社會有了「大逆轉」(the great reversal):饑餓者飽饗美食、富有者空手而去、有權勢者失位、卑微貧困者高升。

所以,類似的一句話「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瑪五3)和「你們貧窮的是有福的,因為天主的國是你們的」(路六20),二者有不同的意涵:在《瑪竇福音》中更強調個人靈修境界的提升,在《路加福音》中則更強調「貧窮人」及「富有者」在天主國內的「大逆轉」。

馬爾谷聖史編寫《馬爾谷福音》的目的,在以《希伯來聖經》的觀點來詮釋耶穌,把耶穌視為「天主的位格性智慧」,認為耶穌不但是智慧的老師,而且祂本身就是智慧。馬爾谷聖史常重複四個很重要的關鍵字:「釋放」(release)、「起來」(raised up或be raised up)、「立時」(straightway),以及「忘形了」(ecstasy)。馬爾谷聖史又把他的這部福音書規劃成「二」和「三」的模式:描述的事物常是成對的(doublets),敘述故事或事件時喜歡用「三組合模式」(a pattern of three)的結構。

總之,「活水聖經詮釋」系列作品,尤其前四卷(四部福音詮釋)的作者,都在努力讓讀者體會出每位聖史各自描繪出耶穌宣講「天主國」的特色。在此,編者也希望讀者們在參考本套聖經詮釋作品時,都重視各書詮釋者的〈導言〉,以便精確地領悟各部聖史對耶穌宣講天主國的精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