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公函詮釋-編者的話 by 胡國楨
本詮釋書譯自美國Liturgical Press出版的New Collegeville Bible Commentary套書(2005~2006)第十卷,原書名:James, First Peter, Jude, Second Peter,直接譯為中文是《雅各伯書、伯多祿前書、猶達書、伯多祿後書》。不過,Little Rock Scripture Study小組聖經研讀手冊的編輯小組在主書名下,加了一個副書名:The Catholic Letters,中文可譯作「公函」,意思是這幾封書信的寫作對象不是特定的教會團體,也不是特定的個人,而是向全體基督徒各教會發出的通函,希望各地教會陸續傳閱、宣讀。我們活水編譯小組最後決定中文版的書名為《新約公函詮釋》。
其實,新約中的公函共有七封,除了這裏四封之外,還有三封若望書信。這三封若望書信的詮釋,因其思想背景比較接近《若望福音》,所以已經以《若望著作詮釋》之名,與《若望福音》的詮釋一起出版了[1]。
本書所詮釋的四個新約作品,都是第一世紀末的作者以已過世的前教會有力人士(雅各伯、伯多祿、猶達)之名義,為當時教會處理危機,並為信徒們在受苦難中給予勸勉。
《雅各伯書》及《伯多祿前書》都稱他們的聽眾/讀者為「散居的」(dispersion, Diaspora)。《雅各伯書》描述他們為「散居的十二支派」(雅一1),是指生活在巴勒斯坦之外的猶太裔基督徒;《伯多祿前書》指明寫作對象是「散居在本都、迦拉達、卡帕多細雅、亞細亞和彼提尼雅作旅客的選民」(伯前一1),則是隱喻性地指出:外邦基督徒(Gentile Christians)也屬於天主的民族(伯前二9),所以寫作對象是散居於天上耶路撒冷聖城之外的所有基督徒。基督徒個人及團體,都能表達對貧窮人及社會邊緣人的關懷;《伯多祿前書》目的則在鞏固飽受敵視和受苦難的基督徒的信德,希望他們以耶穌的苦難作為楷模。
《猶達書》及《伯多祿後書》都屬於「後宗徒時代」(postapostolic period,大約是指主曆90~150年這段期間)的作品,寫作時親眼為耶穌基督死而復活作見證的宗徒們,除了像若望這些長壽者之外,大都已經死去。兩位作者都參考了「兩約之間時期」流行的猶太人默示文學思想,為基督再臨的末世觀作了有力的辯護。
編者在此也用《伯多祿前書》的祝福詞,祝福讀者能「在恩寵及認識我們的主,和救世者耶穌基督上漸漸增長。願光榮歸於祂,從如今直到永遠之日,阿們」。
[1] 見:活水聖經詮釋系列-新約卷四,2012年6月初版。